“一站式”醫療服務釋放“醫改紅利”
發布日期:2016-11-09 瀏覽次數:800
11月3日上午,陳先生帶著發燒的兒子來到醫院掛號,卻被告知上午的專家號已經全部掛完。得知下午還有專家坐診后,陳先生在導醫的幫助下,用手機關注了“健康張家港”微信公眾號,并在公眾號的預約掛號平臺上成功掛號。“有了這個微信公眾號太方便了,以后通過這個平臺,掛號就不用排長隊了,省時省力!”陳先生感嘆地說。
通過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是張家港市創新建立的“一站式”預約掛號系統的服務內容之一。據介紹,與該系統的建設同步推進的還有“一站式”收費服務模式、“一站式”門診服務機制、“一站式”回訪服務中心。
“這四個‘一站式’構筑了張家港市‘一站式’醫療服務新模式。”市衛計委主任王衛國表示,作為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市,張家港市近年來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實施“衛生數字化”工程,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啟用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了衛生信息跨條線、跨機構、跨部門共享應用,并成功打造出全方位、多層次的“一站式”醫療服務,讓更多市民享受到醫改的“紅利”。
為方便群眾就診,市衛計委專設預約掛號子平臺,集中整合全市二、三級醫療機構的號源信息,實時顯示、同步更新。“通過‘一站式’預約掛號系統,初步實現了全人群、全功能、全自動、全信息的‘全面預約’。”市衛計委信息科科長劉浩哲告訴記者,目前已開放12345熱線電話、市民網、院內自助服務一體機、診間預約系統、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6大預約服務入口,同時新增微脈、趣醫、盛世華安等預約掛號APP系統,全市專家號預約就診率達70%以上。
針對群眾“看病難、看病煩”問題,張家港市創新服務理念,優化服務流程,在公立醫院全面實施“一站式”收費模式:門診收費推出了“先看病、后付費”、就醫過程中的多次付費變為一次付費等,大大減少了患者排隊等待時間,門診人均就醫排隊從2.1次下降到1.6次。同時,住院收費模式創新推出“床邊結算”項目,將出院患者辦理出院手續的服務窗口前移到患者的病床邊。
在公立醫院建立“一站式”門診服務機制,則是有效強化了醫療資源的集約化管理,將預約診療檢查、報告咨詢、大病審批接待處理等原來分散在不同職能科室的服務項目進行整合集中,統一對外服務,減少患者來回奔波,從而實現了“不方便有人幫、遇到問題有人管、出現矛盾有人解”。
此外,張家港市還積極建立完善“一站式”醫療服務回訪中心,倒逼機制持續改進服務,目前,該中心在所有二級以上醫院已實現全覆蓋。“一站式”醫療服務回訪中心通過統一安裝患者滿意度評價信息系統,配備專職人員對所有出院患者進行“一對一”溝通回訪,集中收集相關意見建議,及時發現矛盾苗頭、調查處理、反饋辦理結果。通過集中回訪、集中受理、集中反饋,有效化解潛在矛盾,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促進醫患和諧,提高患者滿意度。
“打造‘一站式’醫療服務,就是為了讓群眾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實惠。”王衛國介紹說,“近年來,張家港市不斷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通過機制創新、流程再造、服務優化等措施,有力地提升了群眾就醫綜合感受度和就醫獲得感,在蘇州市衛計委組織的第三方測評中,張家港市公立醫院出院患者滿意度持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