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3-17 瀏覽次數:676
保障財政投入,維護公益性
醫改能否持續推進、成效如何,財政投入到位是前提。2010年,余慶醫改啟動,余慶縣人民醫院在全國率先取消藥品加成,但因為財政保障不到位,醫院債務持續加重,醫務人員待遇逐年降低,改革推進舉步維艱。針對余慶醫改面臨的實際困難及問題,具有民生情懷的余慶縣委、政府認識到財政投入對醫改工作的重要性,雖然財政總量較小,仍然于2012年在全省率先實施了公立醫院及基層衛生機構人員全額工資、歷史債務、發展投入“三個兜底”政策,該政策實施以來,財政累計投入人員工資2個億、化解歷史債務7000余萬元、發展投入9.04億元,較“十一五”增加3倍,政府年衛生投入占經常性財政支出比重達到16.53%,從根本上解決了醫院發展資金瓶頸,打破了醫院自己找飯吃的窘境,讓醫務人員真正成為“公家人”。在村級實現公共衛生和基本藥物財政匹配經費、計生技術服務經費、每月定補資金和養老保險財政投入“四個到位”,改革以來,共投入4800余萬元,從根本上保障了村醫待遇,解決了村醫后顧之憂,筑牢了基層網底。
創新人事薪酬,調動積極性
改革是否成功,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支持是關鍵。余慶醫改大膽突破體制機制制約,從三方面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取得較好效果。一是突破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根據公立醫院改革的實際,縣政府經調研,對各級醫療機構重新核編,在縣級公立醫院實施編制備案制、在公共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編制不足的問題,改革以來,全縣重新核定人員編制2124名,較改革前增加1.2倍,中高級職稱人員分別增加1.8倍、2.5倍;二是出臺激勵政策。在足額保障醫務人員績效工資同時,將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收支節余的40%、鄉鎮衛生院的50%用于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將48%的基本公共衛生資金、5.5元/人次的一般診療費、417元/月/人財政基藥補助全部納入村醫績效考核,另外,對各級人才分別給予800至1500元每月的津貼,并向鎮村傾斜。三是創新考核制度。在全省率先打破醫務人員績效工資與業務收入掛勾的績效考核方式,建立起主要以醫療服務的數量、質量、技術難度等為依據的考核制度,使員工薪酬重點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干和成績突出的工作人員傾斜,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熱情。
完善管理體制,做到管放結合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體制是醫改的重要目標。在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上,余慶醫改著力于確保公益性、體現自主性、調動積極性,推行醫院管理去行政化。在“管”上,建立縣長任主任,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級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落實辦事機構(醫管辦)為副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具體負責醫院發展規劃、章程制定、重大項目實施、財政投入、院長選聘、運行監管、績效考核等政府辦醫職能;實行季度考核通報制,將藥占比、耗材占比、平均住院床日、均次費用、抗菌藥物使用、群眾滿意度等醫改核心指標,納入院長任期目標責任管理,考核結果與醫改資金分配、院長是否續聘掛鉤。在“放”上,實施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建立理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管理層執行的“三權聯動”管理體制,醫院院長作為獨立法人,賦予人事管理、副職推薦、績效分配、年度預算執行等經營自主管理權。通過“管”與“放”,改變了多頭辦醫、多頭管醫,激發了醫院活力。
堅持三醫聯動,實現綜合推進
在醫藥上,由于藥品生產、流通環節不可控因素較多,余慶縣人民醫院主要在藥品使用上下功夫,狠抓基藥這條主線,通過“三關三卡”,即中級職稱、科室主任、高級職稱組成的三關與藥劑科主任、分管院長、院長三卡嚴控用藥,使基藥配備率達75%,使用率達60%。藥占比由42%降至18.97%,醫務性收入由35%提高到67%。在醫療上,加強學科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同時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2016年,臨床路徑管理病種達到200個,入徑率70%,規范了醫療行為,減輕了就醫負擔,增強了醫患互信。在醫保上,按照“總額預算、總量控制、風險共擔”的原則,啟動以人頭、病種為主的多種支付方式改革,引導病人合理分流,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群眾實際報銷比達68.5%。
實施分級診療,促進協同發展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醫改五項重點任務之首,也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治本之策。余慶醫改充分利用醫保杠桿調節作用,堅持政策引導和機制創新,一是建立雙向轉診制度,二是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三是組建醫聯體,四是實施遠程診療全覆蓋,五是促進人才交流互動,基本形成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秩序。近3年來,鎮村就醫環境及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基層住院及門診工作量按5%遞增,縣內就診率達90.5%。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