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3-21 瀏覽次數:296
▍文件6月公布
賽柏藍自接近相關決策層人士處獲悉,持續醞釀一年的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已經確認將于今年6月正式發文。
按照此前規劃,這一轉由國家食藥監總局牽頭的跨部門協作,將建立統一的跨部門價格信息平臺,做好與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醫保支付審核平臺的互聯互通,并加強與有關稅務數據的共享。
“目前全國藥價裸奔的只有福建、江蘇等個別幾個省份,一旦可追溯制度建立,全國價格信息與招標、醫保、稅務聯網,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這是國家平衡藥價的一個重要手段。”昨日,有醫藥行業人士向賽柏藍表示。
2016年8月,《江蘇省市場調節價藥品價格行為規范》施行,這也是國內首個制定此類規則的省份。
在江蘇規則中,市場調節價藥品的價格形式、藥品價格成本構成、藥品經營者核算價格遵循的原則等均被文件明確——除麻醉、第一類精神藥品由政府定價外,藥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藥品經營者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等規范,結合《規則》中明確的藥品價格主要成本項目,核算藥品制造成本、期間費用、利潤等,綜合市場供求狀況、同類品種市場價格等因素自主制定價格。
而控費控價的理念,從最初就是藥價追溯確立的主要目標。
2016年10月6日,李克強在4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表示,“醫改已經進入深水區,必須采取措施,攻克難關,要把‘藥價’作為突破口。”他強調,要加快建立藥品價格可追溯機制。一方面跟蹤管理、確保藥品質量;另一方面推動藥品價格信息公開,使藥價“透明化”。李克強明確要求有關部門,“這個問題不能再只是‘研究研究’了,要加快推進!”
最后,李克強總理表示,要把“藥價”作為突破口,降低藥品價格、完善醫療機構績效工資制度,從而倒逼公立醫院改革和藥品流通體制機制的改革,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
▍國內藥企承壓
而這一制度毫無疑問將最先對國內企業產生震蕩。
2017年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再次明確寫入藥品價格可追溯機制。
“健全藥品價格監測體系,促進藥品市場價格信息透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牽頭啟動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建立統一的跨部門價格信息平臺,做好與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醫保支付審核平臺的互聯互通,加強與有關稅務數據的共享。”文件強調。
文件同時強調,“對虛報原材料價格和藥品出廠價格的藥品生產企業,價格、食品藥品監管、稅務等部門要依法嚴肅查處,清繳應收稅款,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強化競爭不充分藥品的出廠(口岸)價格、實際購銷價格監測,對價格變動異常或與同品種價格差異過大的藥品,要及時研究分析,必要時開展成本價格專項調查。”
此前就有觀點認為,只要在稅務發票系統升級、藥品價格追溯體系中關聯此碼,最終就實現了藥品出廠價格追溯體系的“一碼刨根問底”的功能;而跨國藥企由于生產線不在國內,藥品的整個生產成本目前還無法完全采集,相較之下,國內藥企壓力巨大。
而在現今營改增、兩票制的大背景下,如果監測平臺再對接藥品價格追溯體系,藥價實現相對公開透明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國內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利潤、費用都可以進行被財務計算與審計,帶給企業營銷和費用、利潤控制各環節的壓力將如何釋放將成為本土藥企最迫近的問題。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