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4-24 瀏覽次數:216
19世紀初,有位偉人指出“社會服務的合理價格體系應當體現出服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和付出。”盡管時間進入了21世紀,該觀點仍適用我們關注的議題——遠程醫療服務費。
先看看互聯網+醫健咨詢市場化成熟的美國。在那里,無論稱之為遠程醫療或互聯網+醫健咨詢、或互聯網醫院服務,其核心也都是利用互聯網+平臺和遠程通訊技術,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必要的專業咨詢服務(On—DemandTelehealthService)。
遠程醫療服務或互聯網+醫健咨詢不是治病新藥或新方案,而是強化醫療保健服務的創新傳輸模式之一。前題條件是針對剛性需求客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院、互聯網技術企業和剛需客戶群體意識到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特殊優勢,即:什么情形下好用且實惠?比如說,老人或慢病患者有點兒不舒服,先遠程咨詢一下,比帶著老人跑趟醫院或社區診所方便得多!如果小孩子不慎摔斷胳膊腿或外傷,互聯網咨詢一下,家長更方便。
根據最新權威市場報告,針對遠程醫療或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隨著人們對互聯網+服務便捷性的認可、專業可信度的增加呈現上升趨勢。這對那些苦熬多年的遠程醫療服務機構和互聯網+咨詢平臺是利好消息。
該報告還指出,遠程醫療服務市場競爭態勢是牽制服務費用波動的核心因素。互聯網+咨詢服務仍處于完善現有技術和健全自我生態環境過程中。其中代表性機構包括:Teladoc、DoctoronDemand和AmericanWell等。他們在推動市場化進程的同時,積極游說將遠程醫療或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到美國聯邦醫保體系中。
目前全美有多達640家互聯網+醫健咨詢和遠程醫療專業服務公司,相比而言,國內僅有40多家稱自己為"互聯網醫院",但卻有數十倍于美國的剛需服務市場,我們是否太過于保守了?
由于互聯網+醫健咨詢服務屬于低技術門檻的專業性輔助服務,多數是微小創業公司或公立醫院+私營技術機構模式,相信還會有更多創業小公司踏入該領域。市場規模化發展或專業化/專科服務仍處于低價競爭,甚至免費搶占地盤的初始階段。
根據上述市場報告同比結果,2017年互聯網+遠程醫療服務其價格體系增長約為3.5%。主要是那些大型企業或跨國公司意識到為員工提供遠程醫療或互聯網+醫健咨詢,體現了對員工的福利,客觀上也降低了員工因病缺勤率。
未來幾年,互聯網+遠程醫健咨詢服務的價格體系變化趨勢將取決于政府如何完善監管體制。醫保和商保的參與也將會助力遠程醫健服務費用合理化進程和普及互聯網+醫健服務。
截止到2017年初,全美3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均要求商業醫療保險必須覆蓋遠程醫療服務,諸如居家醫療護理和遠程監測等。從商保服務來看,互聯網+遠程醫健咨詢服務已經得到了實際驗證是安全有效的專業化服務,特別是對那些慢病和老齡患者群體,更是值得深入探究最佳應用場景和疾病分類服務的。
國內糾結的問題是,互聯網+遠程醫療服務,誰是提供服務的“主體機構”?是醫院?還是互聯網技術公司?這讓商保機構躊躇不前了。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