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5-02 瀏覽次數:151
講到中藥材基地化,他說“未來每家都養兩只穿山甲,這樣穿山甲就不用擔心滅絕”;講到二胎政策,他說“研究發現,過去30年,人類的精子活動性已經下降一半,如果再過30年再下降一半,那么人類的繁衍將成為問題”——“人類最后的消失不是因為戰爭,不是因為原子彈,可能是人類不具備生殖能力了”;講到中醫藥傳承,他說“在太谷建立中醫藥文化小鎮,把全國的老名中醫都請過來,形成特色文化項目?!?/P>
很難判斷此類金句是其一時興起還是長期思考形成的結果,只匆匆一面留下的印象也難以畫骨。就像年報披露的廣譽遠去年凈利潤漲逾60倍一樣,讓人有些難以看透這家經營業績像過山車一樣的企業真實情況。
年利潤漲逾60倍背后
年輕一些的受眾可能在芒果臺去年熱播的電視劇《咱們相愛吧》中看到過廣譽遠產品的相關露出。
除了電視劇植入之外,廣譽遠去年在品牌建設方面動作頗多,包括央視廣告、新聞傳播、自媒體傳播等。更前沿的是,還與花椒、斗魚等網絡直播平臺進行直播合作,可謂把廣告鋪到了受眾能夠接收到到的方方面面。
成效怎么樣呢?廣譽遠的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9.36億,較2015年同比增長118.70%,凈利潤1.22億,較2015年同比增長59.48倍,是國內130家上市醫藥公司當中凈利潤變動最大的。
為廣譽遠貢獻巨額營收及利潤的就是前文提到的電視劇植入產品,年報提到,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為代表的“傳統中藥”為其貢獻了5.79億的營收,較2015年同比增長116.63%。
對于營收及凈利大幅增長的原因,廣譽遠稱得益于“傳統中藥+精品中藥+養生酒”三大業務板塊發展得到有力支持,同時醫院、OTC及商業等終端渠道快速增長,以及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使銷售費率有效降低。
令人咋舌的是,這三大板塊的毛利率高得嚇人,分別達到80.17%、85.94%、58.43%。也正因為如此亮眼的財報,廣譽遠也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
問詢函包含4大類11個問題,集中在經營情況、財務信息、生產資質、產銷量矛盾幾個方面。值得關注的點在于,為何去年廣譽遠營收及凈利有大幅波動,分季度差異;信用銷售額度較大,應披露信用銷售政策及結算方式(可能存在向終端壓貨的可能);存貨未計提跌價準備,需公布存貨到期影響;銷售費用上,采用的廣告模式、付款方式及會計處理規則。
此外還包括“龜齡集(精品)產量下降19%,銷量增加110%,庫存量增加33%”,這樣產量下降,銷量增加,但庫存量亦同時增加的“算術”矛盾。
作為一家有近500年歷史的老字號(廣譽遠最早可追溯至明嘉靖二十年即1541年),廣譽遠通過產品露出、品牌廣告等方式出現在大眾視野,銷量和利潤都增加了,未嘗不是老樹開新芽。
欲滅中國文化,先滅中醫
在我們采訪的數位中醫藥產業相關代表企業口中(步長制藥總裁趙超、廣譽遠郭家學、宏濟堂張忠山等),都聽到了應把中醫藥當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播中醫藥文化就是傳播中華文化這樣的言論。
廣譽遠掌門人郭家學講的一句話可能更抓眼球,他說“欲滅中國文化,先滅中醫”。他指出,國外某些機構組織如綠色基金會攻擊中醫藥存在私心,打擊國人對于傳統文化的自信,而傳播中華文化,中醫藥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從傳承上說,中醫確然已有數千年歷史,不乏懸壺濟世、妙手回春、診病圣手這樣的故事。中醫講求的“天人合一”的診療思想也把中醫上升到哲學高度。但是,中醫在近代,尤其是西醫學傳入之后備受質疑,被批判為“經驗學科”。
中醫的存續與發展,才受到中醫藥產業界超過企業之外的關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郭家學也對在場媒體這樣形容對中醫學的正視和中醫藥產業的關系。
“中醫藥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學科,在古代的時候,我們的中醫主要做傻大黑粗的水蜜丸、散劑,但是今天我們也做出了口服液、膠囊、注射劑;中醫不是關在一個黑屋子里孤芳自賞自以為是,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與時俱進,我們應該讓這種傳統繼承和發揚下去,讓國民對中醫產生更密切的互動和認同?!?/P>
基于此原因,廣譽遠也在做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努力,包括媒體傳播、中醫藥知識科普等。郭家學就介紹,廣譽遠在公號等平臺積極傳播中醫藥知識,推出了“走進中醫藥”制作相關特輯,向外界介紹中醫藥制作過程。
另外,廣譽遠將與零售藥店聯盟合作,從簡單的產品售賣,到服務轉型。
“與全國的零售藥店組建策略聯盟,通過深度的戰略合作,改變過去的結構方式,從單一的產品售賣公司,轉向提供中醫健康解決方案的公司,建立我們廣譽遠自身的國醫館體系和中醫藥文化體系,來解決(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問題?!?/P>
在中醫藥走出去上,廣譽遠也多有嘗試。“我們現在的初步選擇是在幾個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建立國醫館,既傳播中醫藥文化,也把中國文化輸出作為戰略目標?!?/P>
順著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講,郭家學認為中醫藥應該更年輕化、時尚化,以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從而獲得更廣泛的傳播?!澳贻p人是有話語權的,中醫藥借由更大眾化的傳播方式進入年輕人視野,真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P>
因此,廣譽遠也在涉足美妝、個護等更偏年輕化的中醫藥產品。比如美白面膜、女性個護等,郭家學指出,東盛集團(廣譽遠控股股東)將成立國藥美妝產品有限公司,負責美妝產品線,并通過與外部創業者合作的方式,開發產品。
同時,廣譽遠在“互聯網+”上也多有嘗試,比如此前曾推出的健康云服務平臺“杏林壹號”,該平臺主打互聯網“看名老中醫”和“照方抓中藥”功能。錨定的是以互聯互通的“健康云服務”平臺為核心,形成與線下遍布全國的廣譽遠國藥堂和國醫館構成中醫藥服務線上線下入口,提供創新的中醫藥服務。
再識郭家學
在外界眼中,這位侃侃而言的掌門人應答從容,了解內情的人,可能更對其十幾年資本市場沉浮驚詫。
郭家學于1985年畢業于陜西安康師范并留校任教,工作兩年后辭職創業,以養豬起家,并買下國有藥企進入醫藥產業。到2005年,郭家學控股的東盛集團已經年入150億,擁有白加黑、蓋天力等知名品牌。
在資本市場郭家學也“指哪打哪”,從90年代初期開始,郭家學通過資本運作和拆借先后入主江蘇蓋天力、青海制藥、麗珠集團、湖北潛江制藥,在2004年一度與華源、華潤、復星等爭奪云藥集團并拿到控股權,那時候郭家學還不到四十歲。
快速的擴張讓東盛集團陷入資金鏈緊張,加上擔保的國資企業破產,東盛集團的賬號全部被查封,貸款到期之后銀行斷貸,東盛集團資金鏈斷裂。
而坊間盛傳的那個郭家學在辦公室從日出看到日暮,等待自殺的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郭家學計算了彌補經營失當的成本和握有資產的出售對價,從而決定以“決然”的方式償貸款。
郭家學對媒體歷數過出售的資產清單:12.64億出售白加黑、1.7億出售麗珠集團股份、7.5億出售云藥股份……,加上經營產生的現金流,到2012年底,東盛集團清償全部38億貸款,以及對國企擔保的8億貸款及利息,合計48億。
作為旁觀者無法斷言清償行為的動機,如出于律法強制,值得尊重,如出于企業家自覺,則值得敬佩。
東盛集團入主廣譽遠是2003年,這家有數百年傳承的老字號中藥品牌想必在困難時期承擔了不少郭家學對未來的期許,所以郭在各種場合均表示要把廣譽遠經營好“下半輩子唯一一件事”。
時移世易,企業背后的商人故事值得銘記。在廣譽遠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近60倍背后,郭家學對中醫藥文化的衣缽繼承可能更值得關注。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