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5-08 瀏覽次數:143
公立醫院藥占比
7年下降6%
“以藥補醫”現象,是中國既有醫藥體制的一大痼疾,也是公立醫院改革著力破解的難題。
4月8日零時起,以取消藥品加成為標志,北京市3600家醫療機構同步啟動改革。公立醫院以藥品進價銷售給患者,多項醫療服務價格體現“技有所得”……“醫藥分開”在這個春天,開始推進。
“這是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這樣形容取消藥品加成的意義。他表示,在中國醫改大版圖中,全部取消“以藥補醫”,涉及深刻的利益調整,事關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是深化醫改的重中之重。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我國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公立醫院的藥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40%。
專家表示,不要小看這6%的變化,背后恰恰反映了中國醫藥改革的艱難性與復雜性。隨著健康中國提升為國家戰略,中國醫藥改革讓世界看到“啃下硬骨頭”的希望和出路。
改革突出表現為
“三個難分”
“醫藥改革的艱巨性、復雜性,突出表現為‘三個難分’,即醫藥難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難分、管辦難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
“目前還有三分之一的地級及以上城市,沒有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3月28日,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做出部署,指出今年7月底前,各地應出臺實施方案,并于9月30日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根據《“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收入的損失將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政府投入等補償。目前十多個省市已出臺實施方案,提出對于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的收入虧損,80%-90%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彌補,10%通過加大財政投入解決,10%由公立醫院內部解決。
毋庸置疑,中國衛生與健康領域仍面臨嚴峻的挑戰。國務院醫改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藥品領域的改革是醫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醫療機構的收入結構看,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占到了半數左右,藥品耗材的改革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據新華社
聚焦
一些輔助藥竟成
藥品采購排名“佼佼者”
一些老百姓反映“看病貴”,但究竟“貴”在哪?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份某省中標藥采購金額排名清單,某些“可不用”的輔助藥卻成了采購排名的“佼佼者”。
從表中披露的一些數據,顯示出輔助藥、營養藥在采購中的“非正常現象”:價格高的輔助性藥品沖進藥品采購排名前列。這份清單里,一款“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在所有中標藥品中采購金額排名前三,規格為2ml:20mg,供應價為127.69元,可負擔性為11.03。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藥價可負擔性指標,超過1則視為“差”。不僅如此,清單中還有“注射用五水頭孢唑林鈉”“注射用頭孢他啶”等多款輔助性或易濫用重點監控藥品位居采購金額前列。一些藥品的可負擔性指標甚至超過100,患者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廉價藥去哪兒了?
對于家住天津的劉希恭來說,今年春天“很難過”。已近80高齡的他,為尋找給兒子治病的一種短缺“救命藥”——青霉胺,心急如焚地跑遍天津各大醫院,然而卻被告知已停產。
3塊錢一盒的牛黃解毒丸、1塊錢一盒的紅霉素軟膏、2塊錢100片的復方新諾明……曾一度為老百姓熟知的多種廉價藥身影如今也愈加難尋。青光眼手術必用藥絲裂霉素近日被曝在多地面臨斷貨。
低價救命藥緣何會出現“有需求、無供給”的怪象?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指出,藥品是特殊商品,對病人屬于“剛需”。完全靠市場,藥品生產成本上漲,利潤空間下降,藥企不愿意生產,醫生不愿意開方子,價格低、用量小的藥品就容易短缺。與此同時,“黃牛”倒買倒賣,市場藥品購銷秩序混亂,使廉價藥更“難求”。
按照《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建立完善短缺藥品信息采集、報送、分析、會商制度,統籌采取定點生產、藥品儲備、應急生產、協商調劑等措施確保藥品市場供應。
文章鏈接:中國制藥網http://www.zyzhan.com/news/Detail/64536.html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