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05-11 瀏覽次數:117
學校簡介
福州大學創建于1958年,地處福建省省會福州市,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優勢學科創新平臺5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學科26個。化學、工程學和材料科學3個學科進入國際ESI學科排名前1%。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本科專業78個。共有各類研究生10300余人(其中博士生670余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3205人,專任教師1981人。其中院士6人(含雙聘院士5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各類“千人計劃”人選12人,國家“萬人計劃”人選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1支團隊入選“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支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支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先后獲批建立了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試點單位”和能源與環境光催化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現有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1個國家級、7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其中: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十二五以來,縱向理工類科研項目2446項,科研資助經費9.09億元。自然科學類科技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70項。國家科技三大獎2項。國家專利授權總量1902件;7046篇科技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十二五以來,對外簽訂技術合同超過2000項,實際到校經費超過6.5億元;是福建省唯一一個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的高校。
學校擁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6個與企業合作的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及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2010年學校成為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并成功躋身全國50所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高校。
(數據截止2017年3月)
重點推介
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擁有良好的人才培養平臺,可在化學和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科研流動站招收全職博士后,涵蓋物理化學、材料與無機化學、分析化學與食品安全、藥學、能源與環境化工、工業催化等研究方向。擁有先進的科學研究平臺。現有能源與環境光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技術研究所中心兩個國家級研究平臺;以及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與檢測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光催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光動力治療藥物與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檢測試劑與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功能材料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固體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等一批省部級科研平臺。
化學學院的物理化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凝聚態物理化學基礎研究及應用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環境光催化創新平臺為福建省高校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化學一級學科、藥學一級學科為福建省重點學科。學院現擁有1個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光催化團隊)、2個教育部科研創新團隊(“光催化基礎與應用”和“食品安全分析檢測與傳感技術”)。學院在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結構化學、材料化學和有機化學等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富有特色。化學學院為科研項目的開展和實施創造了充分的條件保障。
福州大學將重點建設博士后專職科研隊伍,將博士后研究人員作為學校師資儲備的重要來源。我們誠摯地歡迎海內外青年才俊加盟福州大學化學學院!
一、需求崗位(以姓氏首字拼音字母為序)
合作導師 | 研究方向 | 導師愿意配套的 科研補貼(不低于4萬/年) | 聯系方式 |
陳建中 | 光電材料 | 4萬/年 | |
戴文新 | 光催化膜材料技術與應用; 二氧化碳光熱耦合催化還原新體系 | 5萬/年 | |
黃劍東 | 生物醫藥材料; 藥物設計合成與藥物物理化學 | 5萬/年 | 0591-22866235 |
黃明東 (國家杰青) | 化學生物學;蛋白質結構研究 | 4萬/年 | |
賈力 (國家千人) | 腫瘤轉移的機制; 腫瘤轉移前的藥物預防和新藥研發系統技術; 生物醫藥納米技術 | 至少4萬/年 | 15159630201 |
李朝暉 (閩江學者) | MOF基材料在光催化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 4萬/年 | 0591-83779260 |
李金宇 (閩江學者) | 生物大分子模擬; 計算機輔助藥物分子設計 | 4-6萬/年 | |
李毅 (閩江學者) | 有機化學 | 4萬/年 | |
李娟 (國家優青) | 生命分析化學與化學生物學 | 4-6萬/年 | |
廖賽虎 (青年千人) | 催化合成方法研究,催化高分子合成 | 4-8萬/年(取決于研究經歷) | |
林梅金 | 有機功能材料 | 4.2萬/年 | |
林忠輝 (青年千人) | 蛋白質結構; 藥物發現與藥物設計 | 5萬/年 | |
盧春華 (青年千人) | 生命分析化學與納米醫學 | 4-6萬/年 | 0591-22866135 |
潘海波 | 納米功能材料 | 4萬/年/人 | |
王心晨 (長江學者) | 催化、光催化 | 4-6萬/年 | |
魏明燈 (閩江學者) | 儲能器件 | 4萬/年(根據實際情況發放) | |
翁志強 (閩江學者) | 有機化學 | 4萬/年 | 15205082031 |
吳棱 | 納米光催化材料; 光催化水處理應用 | 4萬/年(需面試) | 13655006063 |
吳再生 (青年千人) | 生命分析; 納米生物與納米醫學; 功能化材料 | 5萬/年 | 15705935729 |
謝在來 (閩江學者) | 多孔材料;發光材料、器件; 多相催化;電化學/碳材料 | 4-5萬/年 | |
謝增鴻 | 整體柱;功能化色譜固定相 | 4萬/年 | 13328699866 |
徐藝軍 (閩江學者) | 能源與環境光催化 | 4萬/年(需面試) | |
薛金萍 | 功能性配合物;光動力治療 | 5萬/年/人 | 13509368001 |
楊黃浩 (長江學者) | 生命分析化學與納米醫學 | 4-6萬/年 | 0591-22866135 |
袁耀鋒 | 有機合成與金屬有機化學 | 至少4萬/年 | |
員汝勝 | 光催化合成, 催化化學(C1化學)或有機合成方向 | 4-6萬/年 | |
張蘭 | 色譜及其聯用技術 | 4萬/年 | 0591-22866135 |
鄭壽添 (青年千人) | 多金屬氧簇;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光催化 | 4-8萬/年(取決于已發表文章質量) | |
鄭遠輝 (閩江學者) | 表面等離子體光學 | 4-6萬/年(取決于研究經歷) | |
莊乃鋒 | 光電材料 | 4萬/年 |
二、福利待遇(適用對象為2016年6月1日后入站的全職博士后)
學校給予理工類全職博士后年薪13萬元起(稅前,其中包含學校提供9萬/年工資和合作導師為每名全職博士后配套科研補貼不低于4萬/年);
學校負責辦理社會保險,提供60平方米以內的宿舍供全職博士后住宿,須按標準交納房租,若校內暫無合適房源,允許全職博士后到學校周邊自租房源居住,學校給予2000元/月(稅后)的租房補貼;
全職博士后的研究成果可參與學校績效工資分配和相關獎勵辦法;
超出兩年未出站的全職博士后,上述待遇由合作導師負責提供。
三、應聘材料
詳細的個人簡歷,包括完整的學習工作經歷、主要研究工作內容和代表論文清單,請將材料發送到對應的聯系郵箱,郵件標題注明:應聘 合作導師 研究方向 本人姓名 高校人才網,例:應聘 陳建中 光電材料 李某 高校人才網。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高老師、方老師
地址: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區大學新區學園路2號化學學院
郵編:350116
電話:(0591)22866227
E-mail:hxky@fzu.edu.cn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