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12-05 瀏覽次數:62
福州大學2017年度教學科研崗位招聘信息
學校簡介
福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創建于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
學校擁有福州旗山、怡山、銅盤和廈門集美、鼓浪嶼、泉州、晉江、泉港等多個校區,占地7000余畝。辦學主體位于福州地區大學新區旗山校區,現有公共用房面積123萬平方米,運動場地14余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3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0億元。圖書館藏書322萬余冊,電子圖書227萬冊。信息化建設辦公室的校中心機房是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福州主節點。
學校設有19個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為主的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優勢學科創新平臺5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學科26個;化學、工程學和材料科學3個學科進入國際ESI學科排名前1%。共有博士后流動站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一級學科碩士點3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7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其中工程碩士涵蓋23個工程領域),本科專業78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3170人,專任教師1996人。其中院士6人(含雙聘院士5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千人計劃”各類人選12人,國家“萬人計劃”各類人選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16人,博士生導師272人。1支團隊入選“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支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支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學校入選國家“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和“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
學校現有普通本一批學生24000余人,各類研究生10300余人(其中博士生670余人)。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全日制博碩士研究生、本專科畢業生21萬余人。學校擁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國家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校企合作的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教學團隊、3門國家精品課、1門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0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11個省級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及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十二五”以來,學校有12個專業通過省教育廳認可的國際、國家級認證。學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9項,本科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127項國際獎,1340次國家級獎。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學校榮獲“2014年度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全國總決賽中斬獲2金并蟬聯“先進集體獎”,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11個國家級、75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其中: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十二五”以來,學校各類科研項目6252項,科研資助經費16.31億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132項,其中,國家科技三大獎3項,國家專利授權總量1902件。7046篇科技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我校是福建省唯一一個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的高校,多次獲得“全國技術市場金橋獎”“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及“項目成果轉化優秀組織獎”。
學校大力開展對外合作交流,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際、校所協作關系,并與美、英、日、德、意、加、澳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14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積極開展中外科教文化交流,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收院校,目前已面向近30個國家招收來華留學生,聘請了50余名海外專家學者長期在校任教,并建立了國內首個西方文獻典籍中心—“西觀藏書樓”。現有中外合作項目3個,各類學生長短期訪學項目40多個,涵蓋本科、碩士、博士等高等教育層次。對臺交流向縱深發展,交流規模日益擴大,現為閩臺合作辦學國家改革試點重點項目單位。學校已成為福建省與國際及臺、港、澳地區科教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
學校確立了走區域特色創業型強校之路的辦學理念,正朝著建設具有較強學科相對優勢,體現教學研究型辦學特色和開放式辦學格局的我國東南強校的奮斗目標大步邁進,努力為國家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7年度人才引進專業目錄 |
|||
學 院 |
專業或方向 |
學位 |
聯系人及方式 |
電氣學院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機與電器、高電壓技術與絕緣、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 |
博士 |
|
機械學院 |
機械、測試或電子相關專業、機械電子工程、機電一體化材料加工工程、海洋工程裝備、先進制造、增材制造、機器人機構學、康復醫療器械、現代設計方法、新能源汽車、基礎力學、固體力學、流體力學 |
博士 |
聯系人:陳劼 |
數計學院 |
分析或幾何數值代數、偏微分數值解、最優化理論與算法、控制論、應用統計、數理統計、機器學習、智能機器人、計算機視覺、智能信息處理、網絡科學與內容分析、網絡信息安全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硬件與嵌入式系統、軟件工程 |
博士 |
聯系人:黃長洵、吳伶 |
化學學院 |
化學類相關專業 |
博士 |
聯系人:陸莉莉 |
石化學院 |
工業催化及催化相關專業、生物質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能源材料、油氣儲運、節能技術、化工機械及設備、控制科學與工程 |
博士 |
聯系人:呂蓉蓉 |
土木學院 |
土木工程施工、鋼結構、組合結構、市政工程、施工技術、工程項目管理及信息技術、巖土工程、隧道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相關專業、水工結構工程、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防震減災信息化方向、土力學、基礎工程、海洋巖土工程、水利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建筑材料、功能材料 |
博士 |
聯系人:錢升 |
環資學院 |
安全科學與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巖土工程、地質工程、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遙感、環境工程、從事膜科學與分離方面的研究、資源循環相關專業 |
博士 |
聯系人:李響 |
經管學院 |
電子商務、管理科學與工程、經濟史、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務管理、財政學、公共經濟學、經濟統計、金融學、金融工程、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物流工程 |
博士 |
聯系人:李藝全 |
生工學院 |
生物工程、海洋生物、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模式生物學等相關專業 |
博士 |
聯系人:王能慧 |
外國語學院 |
語言學、文學、翻譯 |
博士 |
聯系人:李權 |
物信學院 |
光學系統設計或激光加工、嵌入式系統開發或平板驅動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互動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微電子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凝聚態、量子光學、光學 |
博士 |
聯系人:黃真 |
建筑學院 |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 |
博士 |
聯系人:胡培杰 |
紫金礦業學院 |
巖石學、礦物學、礦床學、礦物加工工程、采礦工程或相近專業、資源勘查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普查 |
博士 |
聯系人:翁李焱 |
工藝美術學院 |
工業設計、產品設計、交互設計、機械工程、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車輛工程、數字媒體藝術、服裝與服飾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工藝美術、環境藝術設計 |
博士 |
聯系人:張海英 |
材料學院 |
材料類相關專業 |
博士 |
聯系人:郭錦榆 |
法學院 |
環境法理論、環境資源保護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民訴、刑訴 |
博士 |
聯系人:張榕平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共黨史 |
博士 |
聯系人:潭亮 |
人文學院 |
勞動移民或城鄉社會學 |
博士 |
聯系人:曹土全 |
生物和醫藥技術研究院 |
生物醫學材料、生物工程、納米技術、食品工程、藥理學、藥物設計、計算機模擬在材料、化學、藥物模擬方面的應用或結合本研究院研究方向的相關專業 |
博士 |
聯系人:林濱 |
福建省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
時空數據挖掘與可視分析、計算機相關專業或數據容災備份、資源環境遙感、地理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 的數據分析、挖掘、信息化研究方向 |
博士 |
聯系人:柯瑞英 |
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區大學新區學園路2號人事處
聯系人:高層次人才工作辦公室程國慶(Tel:0591-22865279)
Email:rszp@fzu.edu.cn(郵件標題:碩博招聘在線+姓名+專業+學歷+畢業院校)
人事科杜領軍(Tel:0591-22865282)
Email:rszp1@fzu.edu.cn(郵件標題:碩博招聘在線+姓名+專業+學歷+畢業院校)
郵編:350116
引進人才待遇一覽表
人才類別 |
安家補貼 |
科研啟動費 (含國家、 福建省 配套) |
薪酬待遇(含省里補助) |
||||
其中 |
小計:元/年 |
||||||
高 層 次 拔 尖 人 才 |
第 一 層 面 |
兩院院士 (含外籍院士)
國家“萬人計劃” (杰出人才) |
一人 一議 |
一人 一議 |
入編: 崗位獎金:100萬/年 其它: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外籍不入編: 年薪120萬/年 |
≥120萬 |
|
第 二 層 面 |
國家“千人計劃”人選 (創新長期項目) |
提供校內200平方米精裝別墅一套(供本人及配偶終身居住,無產權),同時提供安家補貼50萬 |
自然科學500~800萬
人文社科100萬 |
入編: 崗位獎金:55萬/年
其它: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外籍不入編: 年薪70萬/年 |
≥70萬 |
||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
|||||||
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 |
|||||||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
國家級教學名師 |
|||||||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
第 三 層 面 |
“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 |
120萬 |
自然科學300~500萬
人文社科 50萬 |
崗位獎金:35萬/年
其它: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
≥50萬 |
||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
國家“千人計劃”人選 (青年項目) |
崗位獎金:30萬/年
其它: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
≥50萬 |
|||||
國家“萬人計劃” (青年拔尖人才) |
|||||||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
“長江學者” (青年學者項目) |
|||||||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
第 四 層 面 |
省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 (全職項目) |
80萬 |
自然科學:200~300萬 人文社科:50萬 |
崗位獎金:18萬/年
其它: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
≥33萬 |
||
“閩江學者”特聘教授 |
|||||||
省特支人才“雙百計劃”領軍人才 |
|||||||
學科帶頭人 |
60萬 |
自然科學:50~100萬 人文社科:20~50萬 |
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
≥25萬 |
|||
學術 骨干 |
具有博士學位的博導 |
40萬 |
自然科學:20~50萬 人文社科:10~20萬 |
||||
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 |
30萬 |
||||||
青年拔尖人才 |
旗山學者 (海外項目,入編) |
30萬 |
自然科學:25萬 人文社科:10萬 |
崗位獎金:10萬/年 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
≥23萬 |
||
優秀 人才 |
教授、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學習工作經歷的博士、博士后 |
15~20萬 |
5~10萬 |
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
≥16萬 |
||
博士 |
5~15萬 |
2~5萬 |
|||||
備注:安家補貼、科研啟動費待來校工作后撥付;安家補貼分6年發放,憑購房憑證可一次性支取;科研啟動費以科研項目立項的方式申請。 |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