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
-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
- 單位性質:事業單位
- 單位行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單位規模:301-1000人
- 宣講時間:2017-12-20 09:00-11:30(周三)
- 宣講學校:河海大學
- 宣講城市:江蘇省 - 南京市
- 宣講地址:工程館109(西康路校區)
- 簡歷投遞郵箱:107307161@qq.com
- 招聘部門電話:15838279090
報名參加
信息來源:河海大學學生就業信息網 溫馨提示:為防訊息臨時變動,參會前可聯系宣講會舉辦方確認。
1、單位簡介: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簡稱黃科院)創建于1950年10月5日,是水利部所屬以河流泥沙研究為中心的多學科、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為全國水利系統非營利性重點科研單位。
2010年機構升格和黃委科研機構整合后,黃科院機關內設機構有7個:辦公室、科研管理處、科技推廣處、計劃財務處、人事勞動處、黨群工作處、監察審計處。單列機構有2個: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超級計算中心、黃河小浪底研究中心。所屬機構有10個:泥沙研 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防汛搶險技術研究所、水資源研究所、水力學研究所、江河治理試驗中心、引黃灌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信息工程中心、后勤服務管理中心;共管機構有6個,黃河河口研究院、黃河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院、黃河水文水資 源科學研究院、天水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西峰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
黃科院占地面積480多畝,擁有大型試驗廳6座,其他試驗廳(室)30多個,實驗廳(室)總面積達10萬m2,擁有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 4000余臺(套)。掛靠在黃科院的有: “水利部黃河泥沙重點實驗室”、“水利部堤防安全與病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過程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水利部黃河計量檢定中心水工程計量檢定站”、“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黃河科技 推廣示范基地”、“黃河水利委員會基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黃河水利委員會科技推廣中心”、“黃河泥沙處理與資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需求崗位:
(1)系統工程、水利水電工程
(2)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自然地理學、水文學及水資源
(3)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4)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5)生態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
(6)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7)土木工程、巖土工程
(8)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壓電與絕緣技術、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9)水工結構工程、材料學、結構工程
(10)攝影測量與遙感
(11)地質工程
(12)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
(13)水利工程
(14)構造地質學
(15)河口海岸學
(16)農業水土工程
(17)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
(18)技術經濟及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
4、宣講會時間:2017年12月20日上午9點
5、簡歷投遞方式:會上說明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簡稱黃科院)創建于1950年10月5日,是水利部所屬以河流泥沙研究為中心的多學科、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為全國水利系統非營利性重點科研單位。
2010年機構升格和黃委科研機構整合后,黃科院機關內設機構有7個:辦公室、科研管理處、科技推廣處、計劃財務處、人事勞動處、黨群工作處、監察審計處。單列機構有2個: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超級計算中心、黃河小浪底研究中心。所屬機構有10個:泥沙研 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防汛搶險技術研究所、水資源研究所、水力學研究所、江河治理試驗中心、引黃灌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信息工程中心、后勤服務管理中心;共管機構有6個,黃河河口研究院、黃河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院、黃河水文水資 源科學研究院、天水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西峰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
黃科院占地面積480多畝,擁有大型試驗廳6座,其他試驗廳(室)30多個,實驗廳(室)總面積達10萬m2,擁有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 4000余臺(套)。掛靠在黃科院的有: “水利部黃河泥沙重點實驗室”、“水利部堤防安全與病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過程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水利部黃河計量檢定中心水工程計量檢定站”、“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黃河科技 推廣示范基地”、“黃河水利委員會基本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黃河水利委員會科技推廣中心”、“黃河泥沙處理與資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同時黃科院設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共同授予的“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國家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黃河研究生培養基地”。
六十多年來,黃科院緊緊圍繞國家水利事業的發展和黃河治理開發的需求開展學科建設,學科研究領域不斷得到豐富和拓延,已初步形成了以河流泥沙、水土保持、堤防安全與病害防治等為優勢學科,以工程力學、防洪減災與水利管理、水資源與水生態、高新技 術、灌溉與節水技術、水利信息化與測控技術等為支撐學科的創新體系,涵蓋專業達60多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泥沙運動基本理論 ;黃河流域環境演變及泥沙災害防治;河床演變及河道整治;水庫運用方式;河口演變及治理技術;河流數字模擬技術;土壤侵蝕與模擬;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技術;水土保持監測與效益評價;黃河水沙變化;水資源與水生態;水資源評價理論與方法;流域水資源可 持續利用;流域水資源管理理論與技術,節水理論與技術;水利工程險情預警預報技術;防洪減災技術;防汛搶險資源配置理論與技術;水利工程管理理論與標準化;防洪工程安全評價、安全檢測與隱患探測技術;工程可靠性理論;土力學基本理論;工程物探理論 及技術;水工程材料開發與應用;黃河泥沙處理與資源利用等。
黃科院現具有水利部頒發的《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證書》(甲級)、《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資格證書》(甲級)、《水土保持監測資格證書》(甲級)、《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證書》(甲級)、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技術評估單位、大中型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單 位、大中型水閘安全評價單位、水利水電建設工程蓄水安全鑒定單位、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單位資質(甲級)、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等。
六十多年來,黃科院先后承擔和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 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星火計劃、國家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計劃( 948計劃)、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水利部科技創新計劃、水利部科技推廣計劃和黃委等資助在內的近5000項研究與開發任務,諸多科研 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有數百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及黃委獎勵;同時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了數千篇學術論文,出版科技專(譯)著100多部。
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治黃科研工作,1991年和1999年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曾兩次視察黃科院,并欣然題詞:“依靠群眾,應用科技,治理黃河,造福人民”。溫家寶、李克強、回良玉、田紀云、姜春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先后親臨視察黃科院。
黃科院同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日本、俄羅斯、意大利、德國、印度等國家建立有良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現與美國、荷蘭、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赤道幾內亞、厄瓜多爾等國家開展有科技合作項目。
“科學、民主、創新、超越”是黃科院的精神,面向黃河治理開發與經濟建設是黃科院的宗旨。我們愿竭誠與國內外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規劃設計、建設與管理單位密切合作,在水利水電、交通、農業、石化、生態及其他領域提供優質的服務,共同促進水利 科技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