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9-03-15 瀏覽次數:105
一、學校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后我黨為研制"兩彈一星"培養尖端科技人才而創辦的一所新型的、以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自1958年建校以來,中國科大一直將瞄準國家戰略,服務重大需求,匯聚一流人才作為推進學校發展的核心任務。建校之初,華羅庚、錢學森、嚴濟慈、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大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和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加盟我校。在歷任科學家的星火相傳之下,代代師生潛心向學,勇攀高峰,學校迅速成為學術精湛、創新發展、銳意進取的中國一流研究性大學,為國家為世界培養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中國科大是全國唯一同時實施"985"、"211"和"知識創新"三大工程的大學,唯一擁有兩所國家實驗室的大學,也是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唯一獲得兩次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內地高校。中國科大師資隊伍精干,擁有兩院院士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不重復統計共427人,占固定教師隊伍總數的33%。2017年,中國科大入選首批國家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3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前1%,11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是全國唯一的數、理、化、天、地、生、材全部為"雙一流"建設學科的高校。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7個A 學科,共15個A類學科。學校共有1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18個中國科學院重點科研機構、31個其他省部級科研平臺和22個所系聯合實驗室,主持或參與4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在學校主要學科領域均有省部級及以上重點科研機構支撐。在量子信息、鐵基超導、納米科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地球環境、生命健康、火災科學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成果。
"紅專并進一甲子,科教報國六十年。"在2018年中國科大建校六十年之際,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科大3000畝高新園區建設全速推進,安徽省立醫院成為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學校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謀劃國際視野的戰略布局。在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學校將在國家中心的有機架構內積極推動建設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人類健康等新興交叉學科,對接全球創新資源、集聚全球創新人才。
中國科大特設立"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貼",重金誠聘海內外青年人才加盟聘期制科研隊伍,入選者年薪最高可達40萬元。最好的平臺期待最優秀的你!
二、招聘崗位
一級單位 |
二級單位 |
平臺 |
專業方向 |
招聘條件 |
應聘聯系 |
需求人數 |
最晚到崗時間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
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是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成立的應用研究平臺,是在國家發改委的領導下,由安徽省和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共建單位聯合組成的研究開發實體。其主要任務是圍繞提升我國信息處理技術的類腦程度與智能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設類腦智能技術應用研究平臺(4000張GPU卡),支撐開展類腦認知與神經計算、類腦多模態感知與信息處理、類腦芯片與系統、量子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通過建立腦認知和腦模擬技術研究與試驗平臺,形成國內一流的科研環境,主動承擔國家和行業重大科研項目,不斷取得關鍵技術成果并推廣應用,構建類腦智能技術與應用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和標準體系,形成可持續的產學研系統創新機制,為推動類腦智能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
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生物物理學、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工程,也歡迎物理、數學等專業做學科交叉研究 |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品行端正,無違法違紀等不良記錄; |
童年 |
特任副研究員5-10名,博士后5-10名。特任副研究員合同首聘期為3年,博士后合同首聘期為2年。 |
待招滿為止 |
未來網絡實驗室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來網絡實驗室成立于2013年5月,是國內一流的有關未來網絡研究的實驗室。實驗室已經承擔了國家發改委“國家未來網絡基礎設施CENI”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0余項,科研任務飽滿,科研經費充足。實驗室也與“世紀互聯”等高科技公司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在未來網絡產業化方向上會有長足發展。實驗室具體介紹。實驗室處在高速發展階段,有大量基礎和應用研發任務,具備了批量招聘高層次科研人才的工作條件和資金條件。 |
網絡、通信、智能以及媒體等方向 |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品行端正,無違法違紀等不良記錄; |
徐夢茹 |
博士后和特任副研究員10-15名,博士后合同首聘期為2年,特任副研究員合同首聘期為3年。 |
待招滿為止 |
|
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 |
語音情感計算及多模態交互研究室 |
特任副研究員:計算機視覺 |
相關領域博士學位 |
戴禮榮 |
特任副研究員、博士后各1-2人 |
待招滿為止 |
|
中科院無線光電通信重點實驗室 |
無線光通信與網絡研究中心,負責人:徐正元,同時也是中科院無線光電通信重點實驗室主任。主頁。現有固定研究人員和博士后9名,擁有實驗室面積1300平米,完備的通信與光電測試設備。依托國家973項目、地方政府和知名企業資助,研究光的無線傳輸理論與技術,移動光網絡及應用,光電器件等。 |
無線光通信與網絡,光電器件與信號處理,定位導航,無線通信 |
相關領域博士學位和科研經歷 |
張小詩 |
若干 |
待招滿為止 |
|
衛國教授課題組,主要從事通信理論方法、無線通信與網絡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設計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承擔了各種國家科研項目,并與華為、中興等企業開展合作研究。實驗室現有固定高級研究人員5名,博士后研究人員2名,擁有完善的軟硬件研發環境和辦公條件。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博士學位;能獨立開展科研活動;具有良好的學術訓練和研究背景,并有通信信息系統工程實踐經驗。 |
王衛東 |
2名 |
待招滿為止 |
||
周武旸教授課題組 |
移動通信與無線通信網 |
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在創新性研究方面 |
周武旸 |
1名 |
待招滿為止 |
||
戴旭初教授課題組 |
無線通信 |
博士后出站 |
戴旭初 |
1名 |
待招滿為止 |
||
中科院電磁空間信息重點實驗室 |
中科院電磁空間信息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12年,是中國科學院建設的第一個以大學為依托單位的國防重點實驗室。其定位于多學科交叉領域,以發明新概念、新技術和新體制為目標,開展電磁空間信息技術研究。近5年來,實驗室承擔了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項目等國家級項目近百個,總經費1億3千余萬元。申請專利31項,獲得專利8項。 |
密碼學與信息安全 |
相關專業博士畢業,最好有博士后工作經歷;如有特別優秀的碩士也可。 |
王冬 |
5人 |
待招滿為止 |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5人 |
待招滿為止 |
|||||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 |
醫學影像中心,負責人:邱本勝,bmec.ustc.edu.cn |
生物醫學影像:神經影像;微創介入;分子影像;MRI成像 |
博士后出站人員 |
劉桂英 |
5人 |
待招滿為止 |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 |
自動化系、大數據商業智能聯合實驗室 |
大數據時代智能科學與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 |
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電工程與自動化 |
博士畢業或者有博士后工作經歷 |
陳宗海 |
2人 |
待招滿為止 |
三、應聘程序
應聘者參照下方學科需求查找與自己背景相適應的崗位,下載附件并填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聘期制人員推薦(自薦)表-特任副研究員》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聘期制人員推薦(自薦)表-博士后研究員》,并提交規定申報材料至相關招聘負責人。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