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0-05-31 瀏覽次數:203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是全球最大的臨床腫瘤學術團體,成立于1964年,截至2020年已經擁有來自15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4.5萬會員,其中美國以外會員占三分之一。全球規模最大的臨床腫瘤學術會議、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年會于2020年5月29日首次以線上形式隆重開幕。
本屆ASCO年會開幕當天,中國恒瑞醫藥原創新藥吡咯替尼(艾瑞妮)治療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PHOEBE三期臨床研究結果備受矚目,榮登ASCO年會口頭報告環節,恒瑞醫藥隆重舉辦“PHOEBE榮耀之夜”,數萬人在同一時間共同見證了吡咯替尼登上世界最高學術會議的高光時刻。這不僅是恒瑞醫藥的“榮耀之夜”,也是我們整個中國臨床腫瘤治療領域的“榮耀之夜”。
共享榮耀,頂級專家罕見同框
在“榮耀之夜”上,中國乳腺癌治療領域的頂級專家悉數到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江澤飛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炅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胡夕春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等乳腺癌殿堂級專家“同框”,共同支持中國原研亮相世界舞臺,成為了盛典最大的“驚喜”。
不僅如此,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小華教授等其他腫瘤領域的頂尖專家也都來到現場,表達了對中國自主創新藥的支持。
此外,恒瑞醫藥多位高管到場,恒瑞醫藥副總經理兼首席醫學官鄒建軍博士參與對話環節,共談中國原研的“榮耀之路”。
此次恒瑞醫藥“榮耀之夜”以多地連線的方式舉行,來自北京、上海主會場,和全國其他十多個分會場的嘉賓出席了盛會,另有眾多關注中國腫瘤醫學發展的觀眾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一齊參與。
通過“榮耀之夜”,眾多醫師、學者以及關注腫瘤醫學進展者共同領略了世界最高水平腫瘤研究。相比以往只有少數人才能親臨ASCO年會的現場,“榮耀之夜”的創新之舉開創了行業的先河。
共話榮耀,吡咯替尼十年磨一劍
不同于傳統學術會議的形式,在“榮耀之夜”上,恒瑞醫藥特別設置了專家學者的訪談環節,將現場打造成了一場乳腺癌領域的迷你“達沃斯峰會”。
作為我國首個國產1.1類抗HER2創新藥,吡咯替尼從藥物發現到上市獲批共歷時十年之久,可謂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劍”,且始終因出色的療效而備受關注。
徐兵河教授表示,吡咯替尼在一期臨床階段即表現出極高的客觀緩解率,這使得他有信心大膽將拉帕替尼聯合卡培他濱作為對照組。從結果來看,吡咯替尼不負眾望,各項臨床研究結果都完勝進口藥物拉帕替尼。
另一方面,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9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診療指南(2020年版)也將吡咯替尼列入了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二線治療推薦,這也是迄今為止國產藥在指南中的地位首次超越進口藥。
江澤飛教授指出,目前國內的抗HER2藥物較少,吡咯替尼這一國人原創藥物填補了患者需求的空白。吡咯替尼因其出色的臨床研究結果和其他良好的準入條件被列入一級推薦,這勢必將改變晚期乳腺癌領域的治療模式,幫助到更多患者。
對于未來吡咯替尼的發展,吳炅教授則認為,除了治療晚期乳腺癌,吡咯替尼應該進入更早期的新輔助治療階段,惠及更多早期乳腺癌患者。他透露,相關臨床研究有望在2020年年底和2021年年中的時候獲得突破性的進展。
看到吡咯替尼的一些列卓越的成績,鄒建軍博士表示,最大的感受是驕傲和感謝。吡咯替尼作為中國首個以二期臨床研究結果就獲批上市的國產創新藥,離不開眾多研究者、患者及其家屬的大力支持,而上市后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惠及上萬患者,是對所有努力最好的回報。
見證榮耀,中國誕生“Best in Class”
晚上9時,即美國芝加哥時間早上8時,ASCO年會的吡咯替尼PHOEBE研究口頭報告正式開始。徐兵河教授通過視頻方式向全球展示了PHOEBE研究的詳細成果。
PHOEBE研究是一項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用于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二線治療的三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與拉帕替尼相比,吡咯替尼的中位無進展生存達12.5個月、進展或死亡風險減少61%,客觀緩解率達67.2%、提高15.6%,臨床獲益率達73.1%、提高14.0%,中位持續緩解時間達11.1個月、持續緩解率達70.0%。即使對于曲妥珠單抗耐藥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仍達12.5個月、進展或死亡風險減少40%。
徐兵河教授表示,PHOEBE研究結果足以證明吡咯替尼的療效,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類藥物中,已處于“best in class”的地位。這一成績值得每個人由衷地感到自豪。
作為吡咯替尼一到三期臨床研究自始至終的重要研究者,馬飛教授認為,過去國內的藥物主要以仿制和跟隨為主,吡咯替尼作為第一個取得“best in class”成績的國產原研藥,可以說是中國醫藥研發的一個分水嶺,也是我國醫藥研發崛起的標志。
參與吡咯替尼PHOEBE研究的分中心研究者們也通過網絡連線、祝福視頻的方式共同慶祝這份“榮耀”。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樹森教授指出,吡咯替尼的臨床研究改變了過去高水平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都是國外研究者的局面,是中國臨床研究的一大進步。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王曉稼教授高度贊揚吡咯替尼所取得的成績和確切療效獲益,更是開創了國產藥連續兩年登頂ASCO年會口頭報告的先河。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黑龍江省腫瘤醫院)張清媛教授提到,以吡咯替尼為代表的中國原研藥發展將惠及更多中國患者,推動中國醫療事業不斷向前邁進。湖南省腫瘤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歐陽取長教授參與了吡咯替尼二期和PHOEBE三期研究,他認為對于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二線治療應首先使用吡咯替尼治療,他分別從臨床數據、指南推薦和醫保三方面總結吡咯替尼的“首選”優勢。其中特別提到,在EMILIA研究中,T-DM1與拉帕替尼+卡培他濱相比,中位無進展生存為9.6個月比6.4個月,進展或死亡風險減少44%,而吡咯替尼+卡培他濱與拉帕替尼+卡培他濱相比,中位無進展生存為12.5個月比6.8個月,進展或死亡風險減少61%,研究數據是目前最好的。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莉莉教授充分肯定了吡咯替尼的潛力,她表示,期待更多有關吡咯替尼聯合療法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
隨著PHOEBE研究結果公布,“花咯誰家”這一在過去兩個月中吸引了眾多醫藥行業人士參與的臨床研究結果競猜也迎來了“大結局”。“榮耀之夜”上,馬飛教授對“花咯誰家”的最終結果進行了揭曉。
再創榮耀恒瑞多品種布局國際化開發
隨著我國藥品審評審批制度的改革不斷深化,近年來我國創新藥研究的步伐明顯加快。如何進一步將國產創新藥推向國際,實現“彎道超車”是許多專家共同的愿望。在這方面,不少專家均認為,恒瑞醫藥的產品非常有希望實現這一愿景。
據胡夕春教授介紹,其正在進行的一項針對曲妥珠單抗耐藥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吡咯替尼一線治療臨床研究有希望在國際上提出第一個證據,證明吡咯替尼針對該患者人群依然有效。
周彩存教授則透露,從目前其牽頭的一系列吡咯替尼治療HER2陽性肺癌患者臨床研究來看,吡咯替尼的效果令人鼓舞,“完勝”其他藥物。未來相關臨床研究還將進一步覆蓋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力爭讓國產原研藥也能入選國際肺癌治療指南。
除了吡咯替尼,恒瑞醫藥另一款重磅免疫治療藥物——卡瑞利珠單抗也正在向國際化方向不斷邁進。吳小華教授介紹,就在2020年3月28日,卡瑞利珠單抗聯合法米替尼治療鉑耐藥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二期臨床研究登上了美國婦科腫瘤學會(SGO)第51屆年會的舞臺,取得了國際婦科腫瘤同行的高度認可。
鄒建軍博士表示,“原研”和“國際化”是恒瑞醫藥重要的兩項戰略。恒瑞有自信,未來將有更多的“best in class”產品,造福中國乃至全球患者;除此之外,恒瑞將努力開發全新靶點,創造出真正的“first in class”的產品,推動全球醫療事業的發展。
從“me too”,到“me better”,再到“me best”乃至“follow me”,中國醫藥從追隨到原創,走過了漫長的轉型歷程。昨日的“榮耀之夜”不僅一次是對吡咯替尼PHOEBE研究的祝賀,更是對中國原研之路的一次總結與展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眼下,中國創新藥的黃金時代已經來到。我們期待在不遠的將來,以恒瑞醫藥為代表的中國醫藥產業,將開出更多驚艷世界的創新之花,讓更多患者因中國創新藥而獲得生命的希望。
相關鏈接
J Clin Oncol. 2020;38:15_suppl:1003.
Pyrotinib or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for HER2+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HOEBE):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Binghe Xu, Min Yan, Fei Ma, Xi-Chun Hu, Ji Feng Feng, Quchang Ouyang, Zhongsheng Tong, Huiping Li, Qingyuan Zhang, Tao Sun, Xian Wang, Yongmei Yin, Ying Cheng, Wei Li, Xiaoyu Zhu, Chunxia Chen, Jianjun Zou, The PHOEBE Group.
National Cancer Center/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The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 Henan Cancer Hospital, Zhengzhou, China;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Shanghai, China;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Jiangsu, China; Hunan Cancer Hospital, Changsha, China;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Tianjin, China; Beijing Cancer Hospital, Beijing, China;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Harbin, China;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Liaoning, China;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Hangzhou, China;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Jilin Cancer Hospital, Changchun, China; The First Bethune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Jilin, China; Jiangsu Hengrui Medicine Co., Ltd, Shanghai, China.
BACKGROUND: Pyrotinib (an irreversible pan-ErbB inhibitor) plus capecitabine showed clinically meaningful benefits and acceptable tolerability in patients (pts) with HER2+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in phase 1 and 2 studies.
METHODS: This open-labe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 enrolled HER2+ MBC pts after trastuzumab and taxanes, and/or anthracyclines. Up to two prior lines of chemotherapy (chemo) for metastatic disease were allowed. P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1:1) to receive pyrotinib 400 mg or lapatinib 1250 mg qd continuously plus capecitabine 1000 mg/m2 bid on days 1-14 of 21-day cycles.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per blinded independent central review.
RESULTS: From Jul 2017 to Oct 2018, 267 pts were randomized to the pyrotinib (n=134) or lapatinib (n=133) arm. One pt in the lapatinib arm did not receive study treatment and was excluded from analyses. 42.5% and 34.8% of pts in the pyrotinib and lapatinib arm had no prior chemo for metastatic disease, 41.8% and 49.2% had one prior line, and 15.7% and 15.9% had two lines. At the planned interim analysis, the median PFS was 12.5 months (95% CI 9.7-not reached) with 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vs 6.8 months (95% CI 5.4-8.1) with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HR 0.39 [95% CI 0.27-0.56]; P<0.0001), which met the criterion fo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0.0066). Among trastuzumab-resistant pts, prolonged PFS with 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was also observed (12.5 months [95% CI 6.9 to not reached] vs 6.9 months [95% CI 5.4 to not reached]; HR 0.60 [95% CI 0.29 to 1.21]). Benefits in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clinical benefit rate, and duration of response with 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were also indicated (Table). The most common grade ≥3 adverse events were diarrhea (30.6% vs 8.3% in the pyrotinib vs lapatinib arm) and hand-foot syndrome (16.4% vs 15.2%).
CONCLUSIONS: In pts with HER2+ MBC after trastuzumab and chemo, 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achieved a significant better PFS than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with manageable toxicity, verifying the phase 2 findings.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 NCT03080805
RESEARCH FUNDING: Jiangsu Hengrui Medicine
DOI: 10.1200/JCO.2020.38.15_suppl.1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