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0-09-08 瀏覽次數:289
近年來,藥物研發突飛猛進,改變了腫瘤治療格局。在胃癌領域,靶向治療的探索不斷深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進展期或晚期胃癌患者帶來了曙光。阿帕替尼是全球首個在進展期胃癌中被證實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也是晚期胃癌系統化療失敗后,權威指南推薦的標準治療方案。繼2020年5月22日,Cancer Medicine上發表了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國平教授作為通訊作者的“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low-dose apatinib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real-world study”文章后,2020年8月6日,孫國平教授該項研究的研究成果再次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上,這項真實世界研究(RWS)為阿帕替尼治療進展期胃癌再添力證。本報特別采訪孫國平教授,梳理研究內容,剖析臨床意義,分享研究感悟。
孫國平 教授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博士,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安徽省江淮名醫,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津貼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院長
安徽省腫瘤防治所副所長(兼)
安徽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
中國藥理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精準醫學分會常委
世界華人腫瘤醫師協會常委
CSCO藥物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主任委員
安徽省醫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候任主委
安徽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
安徽省環境致突變學會副理事長
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主編國家規劃教材一部,副主編兩部,參編三部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論文90余篇
訪談視頻鏈接:https://v.qq.com/x/page/d3147loh0e5.html
阿帕替尼RCT久經考驗,
RWS再證實力
Q1:您當時開展本項研究的初衷是什么?
孫國平教授:通常,藥物獲批進入臨床需要基于隨機對照試驗(RCT)積累的循證醫學證據,RCT研究有嚴格的入組標準和研究方案,科學性毋庸置疑。但在真實臨床實踐中,面對的患者存在諸多差異,如何將在特殊人群中獲得的高級別循證證據指導臨床實踐,已成為臨床醫生關注的重點問題。RWS是在真實世界場景中開展的研究,更切合臨床實踐,通過開展RWS,能夠進一步補充RCT的研究內容,而RWS發現的問題,可通過RCT研究進一步探索,再由RWS進行驗證,兩種研究方式緊密結合,循環互補,從而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
阿帕替尼作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是全球首個經多項RCT研究證實在進展期胃癌中安全有效的藥物。為進一步探索其在真實世界中的表現,如最佳的藥物治療劑量、最佳的治療方案以及最適合人群等,我們開展了這項大型、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聯合用藥療效優越,
低劑量仍可獲益
Q2:本研究中阿帕替尼的臨床療效與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對目前臨床實踐有何啟發?
孫國平教授:我們仍在對這項研究進行總結,根據目前已有的數據,已證實阿帕替尼的臨床療效與優勢,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五方面。第一,這項RWS證實了阿帕替尼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第二,進展期胃癌一線治療方面,阿帕替尼聯合化療的生存獲益顯著優于阿帕替尼單藥方案,預示著阿帕替尼早期一線治療方案值得進一步探索;第三,在阿帕替尼的多種聯合化療方案中,阿帕替尼聯合紫杉醇可獲得最大生存獲益;第四,接受阿帕替尼聯合紫杉醇化療和出現手足皮膚不良反應是獨立的預后因子;第五,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500 mg或250 mg低劑量的阿帕替尼也能使進展期胃癌患者獲得很好的生存獲益。
二線治療優勢顯著,
不良反應安全可控
Q3:目前進展期胃癌的二線治療以化療為主,但總體療效不太樂觀,阿帕替尼聯合化療藥物是否會對這部分患者帶來額外的治療獲益?
孫國平教授:我認為阿帕替尼聯合化療能為這部分患者帶來額外的治療獲益。目前,胃癌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氟尿嘧啶類、紫杉醇及伊立替康等,但臨床治療需求仍未得到滿足。2003年日本的一項Ⅲ期臨床研究對比了紫杉醇與伊立替康在進展性胃癌二線治療的有效性,結果顯示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分別為3.6個月和2.3個月。本項RWS中82例患者接受阿帕替尼單藥二線治療PFS達5.5個月,并且,阿帕替尼聯合紫杉醇二線治療PFS達6.4個月。因此,在進展期胃癌的二線治療中,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極具探索價值。
Q4:從真實世界的數據來看,阿帕替尼單藥或聯合化療的安全性如何?
孫國平教授:本項研究700多例入組患者的統計數據顯示阿帕替尼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約70%,其中三級以上的不良反應占比為18.97%,沒有發生非預期不良反應,也未出現治療相關死亡事件。因此,在臨床實踐中,阿帕替尼安全性良好,選擇合適的治療人群至關重要。
數據管理茲事體大,
團隊協作不可或缺
Q5:開展一項大型、多中心、前瞻性的RWS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請您分享一下研究經驗和心得體會。
孫國平教授:RWS必須考慮真實世界的客觀情況,無論是研究對象還是研究者本身,與RCT相比都更難控制。首先,真實世界的方案設計需要考慮研究的可行性;第二,近年來,RWS越來越受到重視,美國出臺的《21世紀治愈法案》提出可采用真實世界數據作為藥品或新適應癥的審批依據,我國也發布了相關規定。因此,RWS必須要有高水平的數據管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第三,RWS的開展依賴無私奉獻的高水平研究團隊,同時,科學的管理制度以及研究者之間良好的溝通協調也必不可少;最后,RWS也必須符合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GCP)原則,需通過倫理審查和患者知情同意。
阿帕替尼是我國原研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其在進展期胃癌領域的真實世界研究顯示出良好的療效,且不良反應耐受良好。期待未來,通過更多的研究探索,給予臨床實踐更多有力證據支持,推進聯合治療方式的優化,為更多胃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