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9-04-01 瀏覽次數:250
導語: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6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習近平主席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李克強總理在今年3月5號兩會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馬曉偉主任進一步明確未來將通過在全國縣以上醫療機構建立癌癥登記報告制度;推廣癌癥早篩、早診、早治,降低總體死亡率;繼續堅持“預防為主”,擴大健康科普宣傳,推進癌癥預防等六大舉措來推動國務院“癌癥防治工作三年計劃”落地,攻克癌癥這一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的世界性難題。
北京,2019年3月30日——旨在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在腫瘤領域落地,由中國癌癥基金會、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北京腫瘤學會、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聯合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腫瘤分會承辦的“2019中國腫瘤健康管理大會暨第三屆乳腺癌兩全管理首席專家論壇”召開,數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與國內百余位腫瘤診療領域及心血管、骨科、內分泌、精神健康、婦科生殖等跨領域專家,圍繞腫瘤篩查與早診早治、規范診療與質控、跨學科管理等多方面話題深入探討,以乳腺癌作為實現腫瘤“慢病管理”的標桿共同倡議“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并發布全球首部《乳腺癌隨訪及伴隨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著眼于為乳腺癌患者改善預后,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模式攻克癌癥負擔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國家癌癥中心主任赫捷院士指出:“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降低我國癌癥總體負擔,不僅要聚焦腫瘤診治周期的治療方案與依從性管理,更重要的是構建覆蓋疾病前端到后端康復周期的‘全周期’健康管理體系,首尾相顧提升患者生存率與生存質量。”
國家癌癥中心于2018年3月發布的中國女性乳腺癌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占女性惡性腫瘤發病16.51%,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第1位1。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在20歲以后隨年齡迅速上升,并于55~60歲左右達到高峰。乳腺癌作為腫瘤中代表性的慢病,2010-2014年中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83.2%2。伴隨著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生存時間顯著延長,更多患者進入到漫長的慢病期。
在國家“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兩全”健康管理方針下,腫瘤領域“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是指以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為核心目標,覆蓋癌癥的早期預防及高危篩查,急病期多學科規范化診療、慢病期跨學科管理癌癥伴隨疾病的“全方位、全周期”腫瘤管理。
中國腫瘤內科學創始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院士表示:“作為腫瘤領域預后良好的乳腺癌,自2017年3月成立中國首個‘腫瘤健康管理聯盟’倡議推進以患者為中心的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通過構建管理體系,依托醫聯體推進急慢分治,以及在全國范圍開展‘兩全’培訓等一系列努力,真正實踐了‘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不僅為國內乳腺癌患者提升生存質量帶來更多獲益,也為全球乳腺癌的防控提供了可供借鑒的中國經驗和智慧。”
全方位提升,首部“伴隨疾病指南”發布
跨學科專家在探討腫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體系中,通過大量臨床數據提出“腫瘤伴隨疾病“的概念,即非直接與腫瘤相關的,由于患者年齡及內在微環境改變、生活方式改變及藥物不良反應影響等多因素導致的疾病。伴隨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生存時間顯著延長,更多患者進入到漫長的慢病管理期,因治療引起的副作用或乳腺癌患者本身由于年齡、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變化導致的伴隨疾病逐漸凸顯,不僅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轉化為疾病復發和死亡風險,乳腺癌伴隨疾病中最常見、對患者生存質量影響最大的包括心血管疾病、骨代謝異常和精神心理問題。
針對乳腺癌患者長期生存構成主要挑戰的伴隨疾病問題,包括乳腺癌相關科室、心血管、骨科、精神心理等科室的跨學科專家經過多次審議與探討,于第三屆乳腺癌兩全管理首席專家論壇正式通過頒布全球首部《乳腺癌隨訪及伴隨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明確提出乳腺癌的治療目標是提高患者長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圍繞乳腺癌的常見伴隨疾病,主要為心血管疾病、骨代謝異常以及焦慮抑郁等,通過路徑圖的形式分別闡述激素受體陽性、HER2陽性及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不同隨訪項目(包括乳腺癌疾病隨訪、伴隨疾病隨訪及不良反應隨訪),及不同隨訪結果的處理原則,從而協助臨床醫生明確掌握不同類型乳腺癌患者的長期隨訪管理,以進一步降低乳腺癌患者疾病復發風險,減少伴隨疾病對患者生存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及時發現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并進行管理。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徐兵河教授強調,“實現對乳腺癌患者治療效果的‘全方位’提升,要著眼于以患者健康為中心,在治療癌癥的同時,通過跨學科協作將對伴隨疾病風險的干預關口提前,并在慢病管理期,對患者包括疾病與整體健康的長期隨訪以規范化的形式固定下來,貫穿全部治療周期乃至整體生存期,通過患者、家庭與跨領域醫生的共同努力,促進患者預后,以良好的狀態回歸家庭和社會。”
全周期促進,多部指南強化乳腺癌防控戰線
目前我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為83.2%3,且在既往10年間提高了7.3%,但與美國5年生存率90.2%4的數字相比仍存差距。進一步大幅度提高我國乳腺癌治愈率,早診早治是重要一環。目前我國的乳腺癌早期發現率不足20%,通過篩查發現的比例更不足5%5。
旨在建立覆蓋乳腺癌的早期預防及篩查,及規范化診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再到預后恢復的縱貫全過程的防控模式,在通過《乳腺癌隨訪及伴隨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覆蓋慢病周期的康復人群外,大會還針對目前我國乳腺癌篩查及早診規范不統一、檢出率不足的現狀,正式發布《中國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通過規范化的指導原則與行動路線圖,真正將乳腺癌防控戰線覆蓋到癌前周期的健康人群,關注高危人群,開展預防與篩查,在減少癌癥發病率的同時,提高癌癥早診率。
“篩查與早期診斷有助于發現更多的早期乳腺癌,診斷治療規范化,疾病管理精細化,乳腺癌的治療將更加科學規范,從而進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馬飛教授認為:“乳腺癌領域是癌癥‘三早’實踐的領跑者,國家癌癥中心在全國牽頭推廣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必將推動‘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的實現。隨著臨床治療手段的不斷豐富,以及一系列提升抗癌新藥可及性、可支付性的利好政策,也必將為乳腺癌患者開辟‘早期可治、晚期可控’的全新局面。”
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在于綜合治療水平的提高,包括化療、內分泌藥物的發展以及新的生物靶向治療等臨床應用都為患者控制疾病發展,提高治療效果帶來了新的獲益。本次大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組織編撰并發布《乳腺癌合理用藥指南》,為不同患者采用分類治療的策略提供了統一參考依據,為全國范圍內推進乳腺癌規范化合理用藥提供了準則,也為乳腺癌診療的質量控制提供了國家標準。應對越來越多的年輕乳腺癌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需求,大會發布《年輕乳腺癌診治與生育管理專家指南》,有助于臨床為眾多需要接受放化療的患者在治療前主動保護和保存生育力,提高腫瘤患者生殖健康水平,在治愈患者的同時竭盡所能保障患者生活質量。
作為企業界代表,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吳琨表示:“肩負‘攜手共創健康中國’的使命,輝瑞將繼續支持由國家癌癥中心牽頭、相關產學研單位及社會各界共同推動的‘全方位、全周期’腫瘤健康管理,推動‘以患者為本’的治療理念和領先的治療策略及方案,惠及更多患者,提升患者生存率與生活質量。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竭誠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實施做出我們的貢獻。
參考資料
1. 2014年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與死亡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18,40(3):166-171
2-4.2018年柳葉刀雜志刊登CONCORD-3研究
5.《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將發布乳腺癌篩查首部指南》,醫師報,2019年3月21日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