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2-03-28 瀏覽次數:248
檢察院發現一藥店違規買藥贈藥,“牽連”全市80多家藥店被查。
全市嚴查藥店“買藥贈藥”
日前,據江蘇法治報報道,2021年8月,無錫市梁溪區檢察院在食藥領域專項行動中發現,某連鎖藥店存在違法贈藥行為,比如部分處方藥藥品柜上張貼有“買5得6”“買4得5”等促銷字樣,部分甲類非處方藥也有相似情形。
隨后,檢察院對轄區各大連鎖藥店展開調查得知,店內“免費贈送藥品”現象十分普遍。
根據《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以搭售、買藥品贈藥品、買商品贈藥品等方式向公眾贈送處方藥或者甲類非處方藥。
違反上述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以贈送藥品貨值金額2倍以下的罰款,但是最高不超過3萬元。
藥店針對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實行“買藥贈藥”促銷活動,不僅違背了上述規定,而且還違反了《藥品廣告法》相關條例,即一般處方藥只能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共同指定的醫學、藥學專業刊物上作廣告。
由于藥店“買藥贈藥”有關行為涉及違法,該檢察院向行政監管機關發出相關檢察建議,督促對以“買藥贈藥”方式促銷的行為進行監管。同年9月,行政監管機關函復采納檢察建議,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進行整改。
針對“買藥贈藥”現象存在普遍性,該檢察院向無錫市檢察院進行匯報。最后,有關檢察部門向職能部門制發類案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查處全市存在違規“買藥贈藥”的行為零售藥店80余家。
忽略用藥風險,全國普遍存在
梳理發現,藥店“買藥贈藥”現象在全國存在普遍性,相關案例也被屢屢曝光。
2021年11月,江蘇無錫錫山區市場監管部門發文通報,轄區內某藥店以“買藥贈藥”形式銷售甲類非處方藥,被給予行政處罰;2018年6月,安徽巢湖市一藥店在店內擺放“腸炎寧片(甲類非處方藥),買三贈四”標牌,涉嫌違規“買藥贈藥”,被監管部門下令整改。
藥店“買藥贈藥”為什么會是普遍現象?
“因為市場需求擺在那。買藥贈藥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這類人群有長期需求,比較看重藥品的價格優惠。”一藥店負責人趙立云向賽柏藍-藥店經理人指出,慢性病藥品涵蓋很多處方藥,買贈營銷方式容易導致顧客不顧實際情況服藥,繼而產生用藥風險。
一般而言,“買藥贈藥”用藥風險主要體現以下3點:
1.顧客害怕浪費,容易自主加量服用藥物。
2.藥店贈送藥物若是其他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顧客容易在無藥師指導情況下服藥;
3.可能造成藥品浪費,產生“二次贈送”或非正規渠道回收藥品情況。
不過,在藥店“買藥贈藥”活動中,用藥風險問題往往會被輕易忽略。
“對于藥店回籠資金、提升用戶黏性來講,買藥贈藥是一種很粗暴、很有效的辦法。在一些經營者眼里,藥品安全相比藥店經營,地位還是輕了點。”河南藥店老板李詩藍拿自己舉例,因為之前不知道有關法律,門店銷售處方藥氨氯地平片采用了“買3送1”促銷形式,雖然銷量不錯,但背后的風險讓人心有余悸。
營銷必須“安全大于優惠”
當問及“買藥贈藥”為何會在全國“開花”時,上述藥店人認為,連鎖企業在地區擴張規模時,其營銷策略也成為當地中小藥店經營的參照物,其中就包括買藥贈藥、買藥送雞蛋等常見手段。
對此,李詩藍回憶道:“以前連鎖藥店靠這些手段培育了顧客消費習慣,當地中小藥店也跟著受益,只要賣藥送東西,顧客爭著來咨詢買藥。”她接著說道,現在行業內卷加重,藥店買藥贈藥營銷活動患者習以為常,效果也日漸式微,已不能代表藥店的核心服務能力。
既然效果下降,又有法律風險和安全隱患,“買藥贈藥”會不會被藥店淘汰?
“應該不會。買藥贈藥只是一種形式,本質是讓老百姓買藥得到實惠,藥店同時獲得收益。”趙立云直言,藥店制定營銷活動,必須堅持藥品“安全大于優惠”理念,目前老百姓更缺的是合理用藥,如果“老百姓優惠購藥”活動能在一個藥學專業化的營銷體系內開展,勢必更有前景。
(應采訪要求,文中趙立云、李詩藍為化名。)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