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2-04-28 瀏覽次數:7041
01 阿斯利康加碼中醫藥
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上,成都與參會企業阿斯利康舉行阿斯利康中醫藥創新產業基地線上簽約儀式,標志阿斯利康專注于中醫藥領域的創新基地正式落戶成都。
這也是阿斯利康與綠葉集團達成血脂康的推廣合作后,在中醫藥產業的又一重要嘗試。
4月27日,阿斯利康中國向賽柏藍表示,與成都市高新區合作共建中醫藥創新產業基地將幫助阿斯利康聚焦中醫藥現代化和創新發展、促進國際經驗交流。
公開資料顯示,該基地將以中醫藥現代化產業為特色,依托院士專家引領科研轉化與產業發展,打造西部一站式的中醫藥孵化產業賦能平臺,包含以院士專家為核心的新型研發機構、現代化創新中醫藥產業服務平臺、一站式中醫藥臨床研發轉化平臺和中醫藥現代化商業平臺。
阿斯利康中國告訴賽柏藍,由泰格醫藥領投的中成藥CRO-廣州海博特公司是園區戰略合作共建方,阿斯利康與海博特將合作打造臨床研究、循證醫學和真實世界研究頂層設計、臨床項目運營等全鏈條一站式服務,重點打造首個中醫藥現代化真實世界研究標桿案例。
2019年,阿斯利康宣布與綠葉制藥集團簽署協議,正式宣布獲得血脂康膠囊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推廣權。這是大型跨國藥企首次在華獲權推廣由中國藥企自主研發的創新中成處方藥。
此次參與中醫藥創新產業基地的建設,可以看出阿斯利康已經不滿足于僅僅參與中成藥的推廣工作,而是進一步深入到中成藥的研發過程中。
不過,阿斯利康中國向賽柏藍表示,與此同時,其商業平臺將繼續尋找下一個中藥產品開展全面的商業代理合作,進一步布局中藥重點品種孵化。阿斯利康計劃在心衰、腦卒中、慢性腎病等阿斯利康深耕的治療領域,引入更多高品質中成藥。
02 跨國藥企紛紛布局中藥產業
實際上阿斯利康并不是第一家布局中藥產業的跨國藥企。據報道,GSK、賽諾菲、勃林格殷格翰也曾涉足中藥產業。
早在2010年,勃林格殷格翰就曾對外表示,可能通過并購等方式進入中成藥領域。
2014年,勃林格殷格翰與廣藥集團達成合作,將合作推廣廣藥旗下的小兒七星茶糖漿;2015年,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其首個中成藥OTC產品——樂可通正式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跨國藥企進軍中醫藥,主要是為了在產品專利懸崖迫近和帶量采購加大業績壓力的背景下尋求業績增長的突破。
除此之外,北京盛世康來中藥營銷策劃公司董事長申勇告訴賽柏藍,實際上跨國藥企和中藥產業早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德國金納多銀杏葉片,就由外資藥企先把銀杏葉“改善微循環”概念推廣出來后,“墻內開花墻外香”,才有了康恩貝、揚子江等本土中成藥企業的銀杏葉片膠囊、舒血寧等優質銀杏葉類中成藥產品,相關市場容量也不斷增大。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近年來我國對中醫藥產業扶持越來越大,尤其是2017年《中醫藥法》頒布以后,中成藥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享受一定政策紅利,中成藥市場潛力較大,本身對跨國藥企來說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2021年12月30日,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發布了《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年3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中醫藥發展目標任務和重點措施,一如既往支持中醫藥。
從結果來看,跨國藥企在發展中藥產業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優勢,并取得了相應的成果。
有數據顯示,自2019年阿斯利康中國獲得血脂康的獨家推廣權以來,截至2021年年底,血脂康實現了近120%的增長,在整體他汀和降脂類中成藥市場中,份額從1.3%攀升至5.6%,成為第三大降脂品牌。
申勇指出,跨國藥企布局中藥產業首先有資金優勢,其相較本土藥企資金雄厚;其次是有強大的品牌優勢,一般來說跨國藥企的產品質量受認可度比較高;第三個是銷售優勢,跨國藥企銷售團隊較為龐大;最后,跨國藥企還存在專家資源優勢,外資藥企在中國用藥市場多年經營,學術推廣能力強,全國知名的大三甲醫院的專家對外企產品認可度較高,因此推廣起來認可度也相對比較高。
03 產品選擇是關鍵
一直以來,中成藥由于大部分藥品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有足夠的臨床數據證實而備受爭議,市場發展也受到阻礙。跨國藥企入局中藥產業后,預計將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現代化,也有利于中藥走出國門,向國際化發展。
例如血脂康,據悉目前已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等地區獲批上市,阿斯利康表示,未來將在多個國家進一步開展注冊申請。
然而,跨國藥企發展中藥產業,仍需要面對和中藥本土藥企的競爭,選擇合適的產品至關重要。
阿斯利康告訴賽柏藍,其對于合作伙伴和投資項目的要求有多個方面,其中一個是治療領域要與阿斯利康有相關性和互補性。
申勇指出,跨國藥企在選擇中藥相關投資項目時可能首先會偏向成熟產品,比如說六味地黃丸市場、烏雞白鳳丸等,雖然這些知名產品的市場已經相對成熟、市場競爭激烈,但老百姓對產品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也比較高,市場基礎好。
另一個容易受到外企青睞的產品是科技含量高的產品,例如去年獲批上市的桑枝總生物堿片,該產品科研的基礎很全面,是國家2021年新批準的中藥新藥;桑枝總生物堿片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產品市場容量也很大,類似的產品也可能會是外資企業切入中成藥市場的另一個選擇。
除了產品選擇有側重以外,外資企業進入中成藥領域,其推廣模式也要和以往的化藥推廣模式有所不同。
首先中成藥產品的生命周期曲線和化藥的產品生命周期曲線是不一樣的,化藥由于成分清晰、機理明確,往往在起步時銷量增長比較快,但生命周期比較短,一般很少超過10年,超過20年的寥寥無幾,經過統計賣到長達100年以上的化藥,目前不超過5個;
中成藥卻不同,在產品推廣起步期時可能銷量增長的比較緩慢,但是它的生命周期非常長,有的藥可以賣到30年、50年,甚至100年、200年,比如說烏雞白鳳丸、安宮牛黃丸像這樣的產品,都是暢幾百年目前還被市場認可的產品。
其次是在產品推廣方面,化藥和中成藥也有不同的特點,中成藥長期存在的成分、作用機理、中醫理論等這“3個說不清”,對西醫大夫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因此,外資企業要想推廣好中藥,即使有龐大的資金實力和團隊優勢,也還需對現有團隊進行系統的培訓,打造出一支“會推廣中成藥”的營銷團隊,才算真正的成功。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