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楊森創新前列腺癌解決方案安森珂?在華獲批新適應癥 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早治療早獲益
發布日期:2020-08-14 瀏覽次數:149
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
西安
0個在招職位
美國強生公司創建于1886年,目前在全球60個國家建立了250多家分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具綜合性、業務分布范圍最廣的衛生保健產品的制造商和相關服務提供商,業務領域主要包括制藥,醫療器械和消費品。
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是美國強生公司在華最大的子公司,成立于1985年。公司管理中心在北京,生產基地位于西安,在全國28個城市設有辦事處,在華員工超過3000人。在過去的25年中,西安楊森保持持續穩定發展,成為了中國領先的合資制藥企業。
西安楊森不斷引進和生產多種創新的、高品質的藥品,其產品包括多種高質量的處方藥,以及廣受患者信賴的非處方藥物。西安楊森依托強生公司全球強大的研究開發體系,著眼于未來,不斷引進新的藥品,計劃上市生物制劑、腫瘤、心血管、風濕和泌尿等更多領域的產品以服務于中國的廣大患者。
西安楊森公司遵從強生信條的原則,致力于公司的長期發展。這是公司在過去取得成功的基石,也是未來成長的保障。
西安楊森公司獲得眾多獎項和贊譽,比如《財富》雜志評選的“中國最受贊賞的外資企業”及“人力資源經理眼中的熱門雇主”;中國中央電視臺 “2005CCTV中國年度雇主”;CRF評選的2007-2008年度北京地區“中國杰出雇主”;2008年與強生在華公司一起榮獲“第六屆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獎和進步飛速獎”稱號,和2009年“第七屆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獎”,并位列醫藥行業第一名。2010年強生在華公司榮獲“第八屆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制藥/醫療行業最佳雇主第一名”。這是繼上屆強生公司獲得醫藥行業第一名后再次蟬聯這項榮譽。
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今日宣布,旗下新一代雄激素受體抑制劑安森珂®(阿帕他胺片,英文商品名:Erleada®,英文通用名:apalutamide)新適應癥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內分泌治療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成年患者1。去年9月,安森珂®被批準用于治療有高危轉移風險的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成年患者。今年2月,安森珂®的mHSPC適應癥再次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授予“優先審評”資格。該適應癥的獲批有望填補國內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亟待滿足的醫療需求。
過去十年,中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不斷增長,已成為中國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腫瘤2,位列男性腫瘤第四位3。據估算,每年我國60歲以上前列腺癌的新發病例為56600人。sup>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sup>4,預計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還將持續增長。
前列腺癌也被形容為“沉默的殺手”,其早期不易被發現,在中國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處于晚期,54%的患者就診時已經發生骨轉移5。國內新診斷的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大多處于mHSPC階段,mHSPC是指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對去勢治療(含手術去勢及藥物去勢治療)有應答的前列腺癌6。處于這一疾病階段的患者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7,治療預后和生活質量都不容樂觀。
前列腺癌一旦轉移,治療難度明顯提高,目前使用的傳統內分泌治療方案有待進一步優化。根據TITAN研究,對于mHSPC患者,安森珂®聯合雄激素剝奪療法(ADT療法)能夠為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1。對于患者而言,早治療、早獲益,即便已經發現轉移,積極治療也可以幫助推遲疾病進展、延長生存時間、提升生活質量。
楊森研發全球腫瘤治療領域負責人Peter Lebowitz博士指出:“不論患者患病程度或既往的多西他賽治療史如何,安森珂®有潛力改變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幫助他們延遲疾病進展和延長生存時間。這一里程碑彰顯了楊森對中國患者的承諾,我們致力于不斷改善前列腺癌診療現狀,為處于病程各個階段的患者持續研發創新解決方案。”
楊森亞太研發中心負責人李自力博士表示:“我們深知,不是所有的前列腺癌都一樣。為了應對前列腺癌在不同疾病階段的治療挑戰,我們不斷探索創新解決方案的臨床潛力,很高興能夠為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帶來又一重要的全新治療選擇,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治療需求。”
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總裁Asgar Rangoonwala表示:“深耕中國35年,西安楊森始終關注患者在前列腺癌各個階段的醫療需求。安森珂®與澤珂®(醋酸阿比特龍片)幫助改變了前列腺癌的治療格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未來,我們將繼續與政府部門和行業各方通力合作,提升創新藥物可及性,踐行我們對中國患者的承諾,讓每一次新藥研發的突破都能更快地惠及每一位患者。”
安森珂®是西安楊森第二個治療前列腺癌的創新解決方案。此前,澤珂®分別于2015年和2018年獲得批準,用于與潑尼松聯合、治療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以及與潑尼松或潑尼松龍合用、治療新診斷的高危轉移性內分泌治療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
聲明:
根據《藥品管理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對于非處方藥,消費者有權自主選購,并須按非處方藥標簽和說明書所示內容使用。本新聞稿為陳述事實所披露的信息涉及一般性科學信息,僅供專業人士參考,不做任何購買和使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