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4-12-27 瀏覽次數:41
近日,我院胃腸外科楊烈教授團隊聯合心臟大血管外科郭應強教授團隊,麻醉科方登峰副主任醫師、羅貞副主任醫師團隊,手術室、ICU及病房護理團隊多學科專家,成功為一名乙狀結腸癌合并主動脈重度反流的的患者實施了同臺雙微創手術(TAVI+腹腔鏡乙狀結腸癌根治術)。經查閱相關文獻及報道,同期完成微創乙狀結腸癌和心瓣膜病的治療,在國際上屬首次。
胃腸腫瘤MDT助力,成功轉化晚期腫瘤
77歲的張大爺(化名)4個多月前因排便次數增多來到華西醫院進行胃腸鏡檢查,腸鏡結果及病理檢查提示乙狀結腸癌合并肝臟轉移。通過胃腸外科胃腸腫瘤MDT討論后評估,張大爺乙狀結腸腫瘤屬于進展期,并且伴隨雙葉多發肝臟轉移瘤,建議行新輔助化療,將分期較晚的腫瘤,轉化為可以根治的腫瘤。
化療期間張大爺反復出現低蛋白血癥,低鉀血癥,醫護團隊給予對癥治療及營養支持,順利完成了5周期新輔助治療,原發病灶及肝臟轉移灶均獲得了明顯退縮,達到了可切除標準,有望通過外科手術獲得腫瘤根治效果。胃腸腫瘤MDT經多次討論,制定了將原發病灶、肝轉移病灶分期手術切除的治療策略。
多科通力協作,跨越手術禁區
然而在完善術前檢查時,心臟彩超提示張大爺心臟主動脈瓣中-重度反流,“這就意味著若不處理患者心臟瓣膜疾病直接做微創乙狀結腸癌手術,很可能無法耐受麻醉及手術風險,術中及術后容易出現心衰、惡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的風險。”楊烈教授表示。如果張大爺先采用傳統的外科開胸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術,手術風險高,術后康復周期長,且治療后需要進行較長時間抗凝治療,短時間無法進行腫瘤手術,也無法耐受持續的新輔助化療,在此期間腫瘤很可能會進展,甚至錯失手術機會。面對復雜的病情和始料未及的情況,患者及家屬都陷入了焦慮和恐慌。
能不能找到更佳的手術方案?既能把圍術期心臟風險降到最低,又能盡早接受結腸癌手術,還能把手術創傷降到最小?楊烈教授團隊首先聯系到心臟大血管外科郭應強教授團隊進行會診評估,在郭應強教授團隊的主導下,反復與麻醉科方登峰副主任醫師、羅貞副主任醫師團隊進行積極溝通討論,設計了周密的術前方案,敲定了詳細的手術轉運細節,最終制定了先行TAVI(經心尖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處理主動脈瓣,再同期行微創乙狀結腸癌切除手術處理結腸癌的手術方案。
5小時接力賽,完美拆除兩顆“炸彈”
同期進行心臟瓣膜和結腸癌兩個高難度手術,不僅手術時長會大大增加,更是對麻醉操作的巨大挑戰,除此之外,還會面對手術室轉運,護理交接等多方面的風險。麻醉科方登峰、羅貞團隊主動擔當,全程為患者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確保手術順利實施。當天,張大爺首先接受了心臟瓣膜手術,緊接著被迅速轉運至普外手術間,開展結腸癌手術,經過心臟大血管外科、胃腸腫瘤、麻醉科和手術室等多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在歷經5個多小時的接力賽后,張大爺順利拔管蘇醒,轉入了胸外ICU病房,來自心臟大血管外科的曹舸副主任醫師團隊接管了患者,在專業且細致的管理下,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術后1天轉回心臟大血管外科普通病房進行繼續治療。
期間楊烈教授團隊每天都來查看患張大爺情況,與郭應強教授團隊就術后康復要點進行深入及時的溝通討論。在多學科醫護團隊的悉心照護下,患者術后無手術并發癥,復查心臟彩超功能、瓣膜結構及位置均正常,正常進食軟食,排氣排便通暢,術后第9天即順利康復出院。后期張大爺還將在胃腸腫瘤MDT多學科團隊協作下,繼續接受肝臟腫瘤的手術。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