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師1
職位描述
專業方向為臨床檢驗診斷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企業簡介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創建于1928年,由愛國華僑和地方知名人士為弘揚中山先生 天下為公,造福社會 的精神捐資興建而成,時任廈門大學校長、醫學專家林文慶博士出任首任院長。1981年,中山醫院作為廈門經濟特區重點建設配套工程遷址重建,1988年重新開診。目前,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和國家重點大學研究型附屬醫院。 醫院現有床位1800余張,教職員工2700余名(含高級專家400余名,碩士、博士以上學歷人員300余名,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70余名),閩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省級百千萬人才4人,廈門市拔尖人才6人。年門、急診量256萬余人次,年收住病人4.8萬人次。設有37個臨床學科、10個醫技科室、2個分院、2個分部、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擁有廈門市心臟中心、廈門市臨床檢驗中心、廈門市消化疾病診治中心和廈門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廈門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廈門市老年疾病康復研究所等醫學中心和研究機構以及廈門市腫瘤分子診斷與靶向治療重大科技平臺。醫院為國家衛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培訓基地、福建省超聲醫學培訓基地。2007年成為全國78家首批獲衛生部審核批準開展人體器官移植技術的醫院之一,是福建省可以開展心臟移植項目的兩家醫院之一。2010年消化內科晉級首批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躋身全國20強。2011年心內科晉級國家臨床重點???。心內科、心外科、消化內科、肝膽外科、關節外科、血液科、內分泌科等學科為市級重點???。呼吸內科、胸外科、急診部、康復與老年醫學部、皮膚科、病理科等學科為市級規劃重點???。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婦產科、腎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學科為市優勢學科。 醫院已獲各級課題資助300余項,包括國家 863 和 973 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課題二十余項。獲部、省、市各級科技進步獎四十余項。發表SCI論文七十余篇。獲國家專利二十余項。 醫院每年舉辦的大型國內外學術論壇特別是 海峽兩岸醫學論壇 ,涵蓋心血管、消化、神經內外、超聲醫學等多個學科,已成為海峽兩岸醫學交流的重要平臺和高水準的學術盛會。 醫院與美國、德國、瑞典、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外著名醫院建立了長期協作關系,開展了多方面、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共同開展臨床新技術和科學研究。 醫院努力踐行孫中山先生崇高的民生理想與使命,與包括臺灣、香港、澳門在內的全國十余家以 中山 命名的高等院校和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共同倡議創立了中山醫學聯席會,每年舉辦中山醫學論壇,提升管理水平和學術水平,大大增強了兩岸四地 中山 系列醫學院校的交流交往。 醫院承擔廈門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等省內外醫學院校包括留學生教育在內的醫學臨床教學任務以及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擁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國家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醫院設有《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護理學》等13個教研室,擁有一支300多名主要由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導師為骨干力量的教師隊伍。 醫院職工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秉持 自強不息,止于至善 的校訓和 團結、敬業、求實、創新 的醫院精神,堅持 以病人為中心 的宗旨,在醫院改革和管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方面取得可喜成果,連續多次被評為省、市文明單位。2003年度被評為福建省抗擊非典先進集體、2004年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2005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獲得廈門市五一勞動獎章和福建省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并連續多年保持福建省文明單位稱號。2010年獲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殊榮.
[展開全文] [收縮全文]福建相關職位:
熱門區域招聘: 重慶 北京 上海 浙江 江蘇 廣東 山東 湖南 安徽 河北
福建招聘企業: 廣州康朝藥業有限公司 平潭縣東嵐醫藥有限公司 福州屏山制藥有限公司(江西辦事處) 廈門圣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虎伯寮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福瑞股份 深圳市華康醫藥有限公司 騰科寶迪(廈門)醫療技術有限公司 東昇醫藥 浙江鼎泰藥業有限公司
職位發布日期: 2017-05-08